小学科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作者: 时间:2025-11-07 点击数:


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

小学科学教育(570107K

批准设置日期:20215

首次招生日期:20219

二、入学要求

中等职业学校毕业、普通高级中学毕业或具备同等学力

三、基本修业年限

三年

四、职业面向

本专业职业面向如表1所示。

1 本专业职业面向

所属专业大类(代码)

教育与体育大类(57

所属专业类(代码)

教育类(5701

对应行业(代码)

教育(83

主要职业类别(代码)

小学教师(2-08-02-04

主要岗位(群)或技术领域

小学科学教师、科技辅导员等

职业类证书

教师资格

五、培养目标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立足滇西北、服务云南、面向全国,培养能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技能文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数字素养、职业道德、创新意识,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创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具备职业综合素质和行动能力,面向教育行业的小学科学教师、小学教育教师、科技辅导员职业,能够从事小学科学教育教学、科普宣传教育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教育人才

(二)目标预期

本专业毕业生通过5年左右的实践,期望达到以下目标:

培养目标1:践行师德——热爱小学科学教育事业具有先进教育理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恪守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成为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引路人。

培养目标2:学会教学——具备扎实的小学科学教学能力熟练综合运用科学知识和科学能力解决教学实践问题能够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培养目标3:学会育人——具备一定的基础教育工作能力、学习和创新的能力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和心理素质。

培养目标4持续发展——能适应教育改革趋势和小学科学教育专业发展要求能规划自身发展。

六、培养规格(毕业要求)

(一)毕业要求

本专业学生应在系统学习本专业知识并完成有关实习实训基础上,全面提升知识、能力、素质,掌握并实际运用岗位(群)需要的专业核心技术技能,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总体上须达到以下要求:

思想政治合格在规定年限内修完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同时达到学校毕业相应的要求方能毕业具体为:

1.践行师德

1.1师德规范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解和认同。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己任教书育人为人师表;遵守教育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职业操守、健康的心理素质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具有依法执教的意识立志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做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领路人。

1.2教育情怀

具有从事小学科学教育的强烈意愿爱岗敬业热爱学生教育情怀深厚;职业认同感强态度端正、价值观正确对科学教育事业充满热情;具备理性思维和科学探究的精神具有扎实的人文底蕴热爱自然与生活;尊重学生富有爱心、责任心、事业心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2.学会教学

2.1学科素养

掌握从事小学科学教育所必备的学科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理解科学学科知识体系和方法;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备从事科学教育教学设计的基本能力;具有理性思维能批判性地思考科学问题具有创新意识;具有积极、严谨的科学态度能正确理解科学、技术、社会以及生活的关系能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意义;能把握科学教育的前沿内容熟悉科学学科核心素养相关理论并能在教学中有所体现;了解科学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认识到学科整合的意义和价值。

2.2教学能力

能正确解读和分析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和教材能针对小学生身心发展和认知特点合理使用教材和其他教学资源;能合理选用科学教学方式与方法开展小学科学教学促进课程与信息技术的融合了解小学科学教学设计的意义及基本规范能规范性地完成科学教学设计;认识教学评价的意义能在教学中选用合适的评价方式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评价能在评价过程中渗透当前教学评价的新理念;具备基本的小学科学教学技能和教学研究能力

3.学会育人

3.1班级指导

树立德育为先理念掌握小学德育原理与方法;熟悉班级和班队(少先队)组织与建设的工作规律和基本方法;具备参与小学班级组织建设、制度管理、教学管理、班级德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等教育活动组织与指导的能力。

3.2综合育人

了解小学生身心发展和养成教育规律理解科学学科的育人价值能够有机结合科学教学开展育人活动;了解学校文化和教育活动的育人内涵和方法能够充分利用科普场馆、社区、农村、企业、科研单位等校外资源设计并组织丰富多彩的科技综合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对学生进行灵活教育和引导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4.学会发展

4.1学会反思

具有终身学习及专业发展意识能从职业发展规划的角度不断反思提升自己;能够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进行反思具有对自己的教学状态进行审视的意识和习惯善于总结教学经验;能够根据不同情境和自身实际选择或调整学习策略和方法;能够对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反思并探索改进的方法。

4.2沟通合作

认识到沟通合作的意义具有与人协作的意愿。掌握沟通合作的基本技能善于倾听能够清晰、有条理表达具有团队协作精神;能够与同行、小学生及学生家长积极合作交流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和负责人的角色具有小组互助和合作学习体验。

(二)毕业条件

凡具有我校正式学籍的学生,达到以下条件准予毕业,授予毕业证书。

1在标准的学习年限和学校规定的弹性学年内,修读完本专业规定的所有课程,修够本专业要求的最低学时,且均达到本方案中规定的各课程模块要求,成绩合格;

2体质健康测试达到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要求;

3在校期间未受到任何处分或受过处分但毕业前已解除思想政治合格。

七、课程设置及学时安排

(一)课程设置

本专业A类课9门、B类课44门、C类课14门,必修课程2240学时选修课程368学时,考试课35门,考查课32门。

1.公共基础课程

本专业公共基础课880学时,其中军事理论36学时、思想道德与法治48学时、大学体育108学时、大学英语128学时、大学语文48学时、计算机和人工智能基础48学时、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32学时、国家安全教育16学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6学时、军事技能训练112学时、禁毒与预防艾滋病教育16学时、劳动教育16学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48学时、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16学时、四史课程16学时、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32学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32学时、形势与政策48学时、第二课堂32学时、公共艺术课程32学时。

2.专业课程

本专业基础课程11门,专业基础课384学时。

本专业核心课程8门,专业核心课496学时。

本专业实践课程8门,专业实践480学时

本专业专业选修课288学时。

3.实践性教学环节

本专业实践性教学1330学时教育实习20320学时、实习开展学期5学期,教育实习特殊要求为,军训2112学时、社会实践32学时,其他课程实践课866学时。

4.相关要求

(二)学时安排

总学时为2608学时,每16学时折算1学分。学年周数40,公共基础课程学时不少于总学时的25%。实践性教学学时原则上不少于总学时的50%,其中,实习累计时间为6个月。各类选修课程学时不少于总学时的10%,具体见表2

2 课程结构及学分配表

课程归属

课程性质

课程属性

总学

占比

公共课程模块

公共必修课

公共基础课

880

33.74%

公共选修课

公共选修课

80

3.07%

专业课程模块

专业必修课

专业基础课

384

14.72%

专业核心课

496

19.02%

专业实践课

480

18.40%

专业选修课

专业选修课

288

11.04%

合计

2608

100%

3 师范类专业认证课程设置一览表

指标

学时

占总学分比例

课程名称

教师教育类课程

25

400

15.34%

教师书法、教师口语、数字化教育技术应用、教育学基础、心理学基础、教师职业道德、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班级管理、教育信息化资源开发运用、教育政策与法规、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教育科研方法

人文社会与科学素养课程

30

480

19.35%

军事理论、思想道德与法治、大学英语、大学语文、计算机和人工智能基础、国家安全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禁毒与预防艾滋病教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四史课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公共艺术课程、中外科学简史

学科专业课程

61

976

39.35%

高等数学、儿童卫生学、实验室安全与管理、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小学科学教学设计与实施、基础物理学、基础化学、基础生物学、地球与宇宙科学、科技作品设计与制作、科技活动设计与实施、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综合素质、无机及分析化学、植物学、遗传学、动物学、微生物学、基础生态学、环境科学

教学计划表见附表4

八、教学基本条件

(一)师资队伍

1.队伍结构

本专业研究生以上学历比例72%高级职称比例48%级职称比例48%,教师队伍职称、年龄、工作经验,形成比较合理的梯队结构

2.专任教师

本专业专任教师25双师教师比例68%,均具有高校教师资格,有科学教育专业、理工类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学技能良好。具有本专业理论和实践能力;能够落实课程思政要求,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教育元素和资源;能够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混合式教学等教法改革;能够跟踪新经济、新技术发展前沿,开展教学研究与社会服务;要求专业教师每年至少1个月在小学实践,每5年累计不少于6个月的实践经历。

3.专业带头人

专业带头人职称副教授能够较好地把握国内外初等教育行业、专业发展,专业建设、科研工作和社会服务能力强,在本专业改革发展中起引领作用。

4.兼职教师

兼职教师3,均为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并具有丰富的教学和实践经验。了解教育教学规律,能承担专业课程教学、实习实训指导和学生职业发展规划指导等专业教学任务。

(二)教学设施

1.专业教室基本条件

本专业除了学校共用的多间多媒体教室、互动教室、微格教室以外学院内部还配置有足够的专业教室目前拥有省级实验实训示范基地1生物类专业实验室6基础化学实验室4全国人文与生物多样性科普教育基地核心场馆丽江高山植物标本馆1个。

专业教室一般配备黑(白)板、多媒体计算机、投影设备、音响设备互联网接入或WiFi环境并具有网络安全防护措施。安装应急照明装置并保持良好状态符合紧急疏散要求、标志明显、保持逃生通道畅通无阻。

2.校内实训基地基本要求

本专业校内实训基地数3拥有省级实验实训示范基地1生物类专业实验室6基础化学实验室4全国人文与生物多样性科普教育基地核心场馆丽江高山植物标本馆1个。校内实训工位数200余个。

校内实验、实训基地面积满足实训课程教学的要求实验实训室安装有教学和实验实训所需的基本软件和设备。实验实训室利用率达到90%以上。

3.校外实训基地基本要求

本专业校外实习基地数17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满足学生的认知实习、教学实习实践功能。实习基地符合《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等对实习单位的有关要求,与学校建立稳定合作关系的单位成为实习基地,并签署学校、学生、实习单位三方协议。

学校和实习单位双方共同制订实习计划,能够配备相应数量的指导教师对学生实习进行指导和管理,实习单位安排有经验的教师或管理人员担任实习指导教师,开展专业教学和教师技能训练,完成实习质量评价,做好学生实习服务和管理工作,有保证实习学生日常工作、学习、生活的规章制度,有安全、保险保障,依法依规保障学生的基本权益。

4.支持信息化教学方面的基本要求

具有可利用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库、文献资料、常见问题解答等信息化条件;鼓励教师利用智慧树等信息化教学平台开发并利用信息化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利用信息化教学条件自主学习提升教学效果。

(三)教学资源

专业拥有能够满足学生专业学习、教师专业教学研究和教学实施需要的教材、图书及数字化资源

1.教材选用基本要求

本专业教材选用严格遵照学校《丽江师范学院教材建设与管理实施办法》的要求选用教材时遵循凡选必审、先审后用”“适用”“优质选新的原则做到规范使用教材。同时本专业优先从高等教育出版社等权威出版社的教材目录中选用教材优先选择近三年出版的国家规划教材和国家优秀教材并有效实施动态更新。教学内容与学科发展相适应反映本学科的新进展、新成果。

2.图书文献配备基本要求

本专业配有能够满足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教科研等工作的需要的各类专业图书生均图书不低于80/

3.数字教学资源配置基本要求

本专业具有丰富的数字资源主要包括各门课程的教学课件、教学大纲、教学方案、考试大纲、试题库等能很好地满足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检测等需要。同时学校配备信息化教学平能够满足教师进行课程教学改革实践能够开通CNKI等知名学术网站的数字资源为师生提供了深入学习和教研的数字资源

九、教学实施

教学方法举例:讲授法、直观演示法、讨论法、小组合作探究法、练习法、任务驱动法、参观教学法、自主学习法等。在小学科学学生培养的过程中课程的设计和实施都本着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式的学习、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基本理念;在教学中注重以学生为主体。注重核心概念传授的同时也重视教学实训和实习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际教学能力。更好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但能胜任教学育人工作也能适应教育改革趋势和小学科学教育专业发展需要。专任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讲授法、讨论法、直观演示法、练习法、探究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参观教学法、自主学习法等。

十、质量保障

1)学校和学院建有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机制,健全专业教学质量监控管理制度。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课堂评价、实验教学、实习实训、毕业设计以及资源建设等质量保障建设,通过教学实施、过程监控、质量评价和持续改进,达到人才培养规格要求。

2)学校教务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中心、教学督导组、学院教研室和教学指导委员会等共同保障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同行评教平均每学期6次,其中教研室主任、专业负责人和课程负责人每学期听评课8学时以上;专任教师每学期听评课4学时以上。学生评教每学期1次、企业评教每学期平均1次、督导评教每学期10次。

3)小学科学教育专业教研室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集中备课制度,定期召开教学研讨会议,利用评价分析结果有效改进专业教学,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4)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使用多元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学业考核评价内容兼顾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鼓励教师进行综合评价,结合过程考核和终结性考核对课程进行考核,特别鼓励教师多用过程性评价方式,如观察、口试、笔试、职业技能大赛、微课、实验操作等评价学生。更全面评价学生的同时,也有利于激励学生平时学习和实践的积极性。

、说明

(一)本次培养方案的执行对象

2025级及以后的小学科学教育专业

(二)本次制定培养方案的负责人和参加人员

本培养方案的负责人:肖志才,参加人员:杨金兰、寇灿、厦国银、自菊春、李丹。

附表:

4教学进程安排表

5培养规格(毕业要求)对培养目标的支撑一览表

6:课程体系对培养规格(毕业要求)的支撑一览

7专业经典阅读书目一览表

 

 


4  小学科学教育专业教学进程安排表

课程

归属

课程

性质

课程

属性

代码

课程名称

课程

类型

学分

学时

理论

实践

开课学期

考核

公共课模块

公共

必修课

公共基础课

32399A001

军事理论

A

2

36

36

0

1

考查

07399B101

思想道德与法治

B

3

48

40

8

1

考试

06399C006

大学体育1

C

2

36

0

36

1

考查

09399B101

大学英语1

B

2

32

16

16

1

考试

34399B101

大学语文

B

3

48

24

24

1

考试

35399B201

计算机和人工智能基础

B

3

48

32

16

1

考查

08399B101

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

B

2

32

22

10

1

考查

24012B239

国家安全教育

B

1

16

8

8

1

考查

34399A00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A

1

16

16

0

2

考查

32399C001

军事技能训练

C

2

112

0

112

1

考查

27399C101

禁毒与预防艾滋病教育

C

1

16

0

16

1

考查

32399B102

劳动教育

B

1

16

4

12

1

考查

07399B10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B

3

48

40

8

2

考试

06399C1XX

大学体育2

C

2

36

0

36

2

考查

09399B102

大学英语2

B

2

32

16

16

2

考试

08399B103

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

B

1

16

8

8

2

考查

07399A1XX

四史课程

A

1

16

16

0

2

考查

07399A102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A

2

32

32

0

3

考试

06399C1XX

大学体育3

C

2

36

0

36

3

考查

09399B103

大学英语3

B

2

32

16

16

3

考试

09399B104

大学英语4

B

2

32

16

16

4

考试

01399B101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B

2

32

16

16

1

考查

07399A003-08

形势与政策

A

1

48

48

0

1-6

考查

27399C202

第二课堂

C

2

32

0

32

1-6

考查

04399B2XX

公共艺术课程

B

2

32

16

16

2

考查

小计

47

880

422

458

公共选修课

公共课

22399A/B/C

XXX

在校期间修够5个学分

5

80

40

40

2-6

考查

合计

52

960

462

498

专业

课程

模块

专业必修课

专业基础课

34399B102

教师书法1*

B

1

16

8

8

1

考试

34399B103

教师书法2*

B

1

16

8

8

2

考试

02399B102

教师口语*

B

2

32

16

16

2

考试

35399B110

数字化教育技术应用*

B

2

32

16

16

2

考试

02399B101

教育学基础*

B

3

48

32

16

2

考试

01399A102

心理学基础*

A

2

32

32

0

1

考试

02399A102

教师职业道德*

A

1

16

16

0

2

考试

01399A103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A

2

32

32

0

2

考试

05301B100

高等数学

B

4

64

48

16

3

考试

05301B101

儿童卫生学

B

3

48

32

16

2

考试

05301A102

实验室安全与管理

A

1

16

16

0

1-4

考试

05301B103

班级管理

B

2

32

16

16

3

考试

专业核心课

05301B104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

B

2

32

16

16

4

考试

05301B105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与实施

B

4

64

40

24

4

考试

05301B106

基础物理学

B

4

64

48

16

3

考试

05301B107

基础化学

B

6

96

72

24

4

考试

05301B108

基础生物学

B

5

80

64

16

3

考试

05301B109

地球与宇宙科学

B

5

80

64

16

3

考试

05301B110

科技作品设计与制作

B

2

32

16

16

4

考试

05301B111

科技活动设计与实施

B

3

48

32

16

4

考试

专业实践课

05301C101

入学教育

C

0.5

8

0

8

1

考查

05301C102

专业认知

C

1

16

0

16

1

考查

05301C103

见习

C

2

32

0

32

4

考查

05301C104

研习

C

2

32

0

32

4

考查

05301C105

实习

C

20

320

0

320

5

考查

05301C106

社会实践

C

2

32

0

32

2-3

考查

05301C107

毕业设计

C

2

32

0

32

6

考查

05301C108

毕业教育

C

0.5

8

0

8

6

考查

小计

85

1360

624

736

专业选修课

专业选修课

05301B120

教育信息化资源开发运用*

B

2

32

16

16

6

考查

05301B121

教育政策与法规*

B

2

32

16

16

6

考查

05301B122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B

3

48

32

16

4

考试

05301B123

教育科研方法*

B

2

32

16

16

6

考查

05301B124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

B

2

32

16

16

6

考查

05301B125

综合素质

B

3

48

32

16

4

考试

05301B126

无机及分析化学

B

4

64

48

16

6

考试

05301B127

植物学

B

4

64

48

16

6

考试

05301B128

遗传学

B

2

32

16

16

6

考试

05301B129

动物学

B

3

48

32

16

6

考试

05301B130

基础生态学

B

2

32

16

16

6

考试

05301B131

环境科学

B

2

32

16

16

6

考查

05301B132

中外科学简史

B

2

32

16

16

6

考查

05301B133

跨学科融合教育

B

2

32

16

16

6

考查

小计(任选、修满18个学分)

18

288

192

96

合计

103

1648

816

832

总计

155

2608

1278

1330

 

 

5 培养规格(毕业要求)对培养目标的支撑一览表

养目标

毕业要

践行师

学会教学

学会育人

持续发展

师德规范

H

M

M

教育情怀

H

M

H

科素养

M

H

H

教学能

M

H

M

级指导

M

H

合育人

M

M

H

M

会反思

M

M

H

通合作

M

M

H


6 课程体系对培养规格(毕业要求)的支撑一览表

毕业要求

课程

师德

规范

教育

情怀

学科

素养

教学

能力

班级

指导

综合

育人

学会

反思

沟通

合作

军事理论

L

M

M

思想道德与法治

H

M

H

L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M

M

H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M

M

H

形势与政策

M

H

L

大学体育

L

M

L

大学英语

L

M

M

M

大学语文

M

M

H

M

大学心理健康教育

L

M

H

H

计算机和人工智能基础

M

L

M

M

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

M

M

M

M

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

M

M

M

M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M

M

M

M

公共艺术课程

M

H

L

劳动教育

M

L

M

M

M

教师口语

H

M

M

数字化教育技术应用

M

H

M

教育学基础

M

M

H

M

心理学基础

M

M

H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M

M

M

H

教师职业道德

H

M

M

军事技能训练

L

M

M

禁毒与预防艾滋病教育

M

M

M

国家安全教育

M

H

M

四史课程

M

L

H

教师书法

M

H

M

第二课堂

M

H

M

M

班级管理

M

M

L

H

L

高等数学

H

L

M

儿童卫生学

M

L

H

M

实验室安全与管理

L

M

M

H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

L

H

L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与实施

M

M

H

H

基础物理学

H

M

M

基础化学

H

M

M

基础生物学

L

H

L

L

地球与宇宙科学

M

H

L

M

科技作品设计与制作

L

M

M

H

科技活动设计与实施

L

M

L

H

入学教育

M

H

M

专业认知

M

L

L

见习

M

H

M

研习

M

L

H

H

实习

M

H

H

H

M

社会实践

M

H

M

毕业设计

M

H

L

毕业教育

H

M

L

教育信息化资源开发运用

M

H

M

教育政策与法规

H

M

L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M

L

H

教育科研方法

H

M

M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

M

L

H

综合素质

L

M

H

无机及分析化学

H

L

M

植物学

H

L

M

遗传学

L

H

M

动物学

H

M

L

微生物学

H

M

L

基础生态学

M

H

L

环境科学

M

H

L

中外科学简史

H

M

L

跨学科融合教育

M

H

M


7 专业经典阅读书目一览表

序号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版次

出版时间

1

科学的历程

吴国盛

北京大学出版社

4

2018

2

教育经典导读(中国卷)

周洪宇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3

3

科学革命的结构

托马斯・库恩

北京大学出版社

4

2020

4

从一到无穷大

乔治・伽莫夫

科学出版社

2002

5

昆虫记

法布尔

中国纺织出版社

2015

6

万物简史(少儿彩绘版)

比尔・布莱森

接力出版社

2018

7

儿童像科学家一样

Christine Chaille & Lory Britain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

2021

8

小学科学教学法

刘默耕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8

9

科学的旅程

·斯潘根贝格 黛安娜·莫泽

北京大学出版社

2

2023

10

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

胡卫平刘守印

高等教育出版社

1

2022

11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

中央党校采访实录辑室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1

2017

12

苦难辉煌

金一南

作家出版社

1

2020

13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

人民出版社

1

2006

14

共产党宣言

马克思、恩格斯

人民出版社

1

2015

15

希望之光——时代楷模张桂梅的故事

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

人民出版社

1

20

                 备注:以上推荐书目至少选读5并每本书提交1000字的读书笔记

 

版权所有:丽江师范学院 | 行政邮箱: ljszedu@163.com
校址: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新团片区存信路499号 | 邮编:674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