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作者: 时间:2025-11-07 点击数:

一、专业简介

生物科学专业是在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骨干专业、云南省高等职业教育高水平骨干专业、云南省高等职业院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项目和云南省特色专业,具有连续17年办学历史的生物教育专科专业基础上开设的本科专业,办学基础扎实。目前,建有校内生物实验实训室34个,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1351.38万元,校外实习实训教学基地17个。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生物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熟悉生物科学师范教育和教学规律,了解生物科学学科发展前沿技术,具有良好的教师素养和从事生物教学的能力能在中学进行教学和教学研究的教师、教学研究人员,以及在科研、技术推广部门从事研究、技术推广和管理工作的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专业代码

生物科学:071001

三、培养目标

(一)目标定位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生物学领域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本专业为滇西北地区培养适应国家生物学基础教育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系统、扎实地掌握生物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手段,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思想政治素质过硬、师德高尚、教育情怀深厚,掌握现代教育理论、教学方法和教学技能,育人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突出,能够胜任基础教育的教学和管理工作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的合格中学生物教师及生物应用型人才。

(二)目标预期

目标1.求真务实,志向远大。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及依法执教意识、高度负责的社会责任感和丰富的人文科学知识,积极投身教育事业的奉献精神。立志成为校友张桂梅式的四有好老师

目标2.能教善学,基础扎实。具有宽厚扎实的生物学及数理化等理学学科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现代教师教育理念和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能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熟练驾驭生物学课堂教学,独立开展教学设计、实施课堂教学、并对教学结果进行评价,能够解决中学生物学教学及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胜任中学生物学教育教学和管理等工作。

目标3.以生为本,全面发展。具备良好的沟通、协调、管理和合作能力,掌握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活动特点,能够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坚定的职业理想,将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实践,胜任中学班主任以及相关教学管理工作。

目标4.勤于反思,终身学习。能对生物学教育教学活动进行持续深入的自我反思,以问题为导向,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的意识,能紧跟国内外生物学教育教学的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手段,结合生物学科的发展趋势和前沿动态,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四、毕业要求

(一)毕业要求

1-1:毕业要求内涵和目标对应情况一览表(师范类)

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的内涵

毕业要求的目标

师德

规范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及依法执教意识,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丰富的人文科学知识,积极投身教育事业的奉献精神。以时代楷模张桂梅老师为榜样,立志成为四有好老师。

1.1在教育活动中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较高的公民素质,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能够在教育实践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2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守法律法规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具备依法执教的意识。

1.3以张桂梅老师为榜样,立志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和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

教育

情怀

能够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坚定的职业理想。将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实践。

2.1具有深厚的教育情怀和从事教师工作的专业认同感。

2.2锤炼积极的情感、坚定的职业理想和端正的工作态度、正确的价值观,富有爱心、责任心。

2.3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拥有为社会进步和民族复兴乐于奉献的意识。

学科

素养

具有宽厚扎实的生物学及数理化等理学学科基本理论和实验技能,具有现代教师教育理念和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

3.1熟练掌握生物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获得扎实的生物学活动体验,树立正确的生命、生存观,珍爱生命。

3.2具有宽厚扎实的生物学及数理化等理学学科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现代教师教育理念、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生物学相关领域研究能力。

教学

能力

能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熟练驾驭生物学课堂教学,独立开展教学设计、实施课堂教学、并对教学结果进行评价,创造性地解决中学生物学教学及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能够胜任中学生物学教学和管理等工作。

4.1掌握生物学教育教学基本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具备生物学教师的基本素质和基本技能。

4.2树立正确的生物学教学观和学生观,能独立开展生物学教学设计、实施课堂教学并对教学结果进行反思和评价。

4.3创造性地解决中学生物学教学及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能够胜任中学生物学教学与管理等工作。

班级 管理

具备班级管理的能力,掌握班级管理的途径与方法,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将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实践,胜任中学班主任以及相关教学管理工作。

5.1具备班级管理能力,掌握班级管理的途径与方法,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5.2具备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知识,能将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实践,掌握班集体建设与管理的策略与技能,掌握班主任工作的有效方法,教书育人能力强。

综合

育人

基于滇西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青少年身心发展和综合育人规律,理解校园、家庭与社会等多方资源促进中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具备开展中学生团学活动的能力。

6.1尊重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及规律,理解生物学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的作用。

6.2掌握环境文化的潜移默化育人特点,具有整合利用中学校园、家庭与社会等多方资源促进中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

学会

反思

能够把握国内外中学生物教学改革发展前沿,运用批判性思维对问题进行探究与分析,实现专业成长。

7.1熟悉国内外中学生物学教育教学改革进展,掌握中学生物学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内容和新方法,具备终身学习意识和专业发展能力。

7.2能掌握良好的反思方法与技能,能运用批判性思维对问题进行探究与分析,具有创造性地解决中学生物学问题的意识与能力。

沟通

合作

具有团队协作精神,掌握进行沟通合作的技巧,积极开展小组互助和合作学习。

8.1理解生物科学学习共同体的作用,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具备沟通合作技能,掌握沟通合作学习方式,能从社会文化的角度理解生物学的发现和发明。

8.2沟通合作技能:在小组互助与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掌握与学生、同事、家长等沟通与合作的基本技能与方法。

8.3熟练使用汉语,普通话流利,能使用一门外语有效表达、阐述和交流自己的思想。

(二)毕业要求对培养目标的支撑一览表

2-1:毕业要求对培养目标的支撑一览表(师范类)

毕业要求 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1

培养目标2

培养目标3

培养目标4

践行师德

师德规范

H

M

M

H

教育情怀

M

M

H

M

学会教学

学科素养

M

H

H

M

教学能力

M

H

H

M

学会育人

班级管理

M

M

H

M

综合育人

M

M

M

M

学会发展

学会反思

M

M

M

H

沟通合作

M

M

H

M

注:根据毕业要求对各项培养目标的支撑强度分别用“H(高)、M(中)、L(低)表示该毕业要求对培养目标贡献度的大小。

(三)毕业学分要求

在修业年限内修完本专业规定课程,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修读学分达到本专业规定的学分要求,其他必修课程学分不计入总学分,但学生须完成课程修读要求

总学分160学分,其中通识必修课46学分,通识选修课10学分,专业必修课79学分,专业选修课11学分,教师教育必修课11学分,教师教育选修课3学分,实践教学环节14学分。

第二课堂学分要求:8学分,第二课堂学分不计入总学分,学生毕业前必须修足相应模块学分

其他必修课程包括:入学教育1学分,劳动教育2学分,国家安全教育1学分,禁毒与预防艾滋病教育1学分,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1学分,学生体质健康测试1学分、经典阅读书目1学分、实验室安全与管理1学分。

五、学制和学位

(一)学制。本专业实行弹性学制,修业年限一般为4年,允许学生在37年内完成学业。

(二)毕业资格。思想政治合格;体质健康测试达标,美育教育、劳动教育成绩合格;毕业论文成绩合格;修完本专业计划规定的所有课程,获得相应的学分且所获学分的结构符合要求。

(三)学位。取得毕业资格,绩点合格,达到丽江师范学院关于授予学士学位的相关要求(平均绩点≥1.5,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绩点=(成绩-60×0.1+1(要求成绩≥60);

课程的学分绩点=课程学分数*成绩绩点数

计算绩点的课程主要为通识教育必修课中的考试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以及综合实践环节课程。

六、课程结构

总学分:160学分,其中:

(一)通识教育平台(共56学分)

1.必修课(46学分)

2.选修课(10学分)

(二)专业教育平台(共90学分)

1.学科基础课(19学分)

2.专业基础课(26学分)

3.专业核心课(34学分)

4.专业选修课(11学分)

(三)实践教学环节(14学分)

综合实践课(14学分)

七、学分学时分配表

3-1:学时学分分配表

课程

体系

课程类别

学分

学时

学时分配

小计

占总比(%

小计

占总比(%

理论学时

实践学时

通识

教育平台

通识必修课

46

28.75%

932

33.82%

524

408

通识

选修课

3

1.88%

48

1.74%

32

16

16

7

4.38%

112

4.06%

112

0

0

小计

56

35.00%

1092

39.62%

668

424

专业教育平台

专业

必修课

19

11.88%

304

11.03%

248

56

56

26

16.25%

416

15.09%

272

144

96

34

21.25%

544

19.74%

320

224

240

专业选修课

11

6.88%

176

6.39%

88

88

小计

90

56.25%

1440

52.25%

960

480

实践教学环节

综合实践课程

14

8.75%

224

8.13%

0

224

小计

14

8.75%

224

8.13%

0

224

合计

160

160

100.00%

2756

100.00%

1628

 

3-2:师范类专业认证课程设置一览表

指标

学分

占总学分比例

课程名称

教师教育类课程

14

8.75%

教师教育必修课(11学分):教育学原理、普通心理学、信息化教学设计与应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研究、普通话与教师口语、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与教育政策法规。

教师教育选修(3学分):中学综合实践活动、教育研究方法、教师专业发展、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综合素质、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书法、教师技能训练、中学生物学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中学生物学教学设计与实施。

人文社会与科学素养课程

56

35.00%

必修(46学分):思想道德与法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形势与政策、劳动教育理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创新创业基础、大学生就业指导、大学英语、大学体育、军事理论、军事技能、大学计算机基础、人工智能基础、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心理健康教育。

选修(10学分):四史教育、艺术素养、科学素养与生命教育、生态文明与健康生活、民族团结与共同体意识、中华文化与创新创业与能力提升、人文素养与审美体验。

学科专业课程学分

90

56.25%

必修(82学分):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植物生理学、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生物统计学、植物学野外实习、动物学野外实习、大学物理学、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遗传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生态学、细胞生物学、教育实习、教育见习、教育研习、毕业论文。

选修(6学分):人体解剖学、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保护生物学、酶工程、基因工程、发育生物学、作物育种学、进化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科技论文写作。

八、核心课程及简介

(一)核心课程

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遗传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态学、细胞生物学。

(二)核心课程简介

1.植物学(6学分,96学时)

植物学课程主要学习植物形态解剖、生理及植物系统分类(包括孢子植物分类和种子植物分类)。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掌握植物形态、结构、生理及分类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获得观察、实验操作和思维等生物基本技能。能够关注学科研究中的热点问题,具备一定的科研思维和创新精神。

2.动物学(6学分,96学时)

动物学课程主要学习动物界各类群的形态结构特征、生理机能、生活习性、生殖与发育、起源和演化、地理分布等知识。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掌握动物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理解动物形态结构与生理功能的关系,动物与环境的关系,动物个体发育与系统发展的关系,掌握现代动物学的新理论、新进展及发展前沿动态,能够关注学科研究中的热点问题,具备一定的科研思维和创新精神。

3.微生物学(5学分,80学时)

微生物学课程主要学习微生物的形态结构,微生物的营养、代谢、生长、生态,微生物遗传育种,菌种保藏,传染和免疫,分类等基础知识。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掌握微生物菌种分离和培养、染色和观察、菌种选育、菌种保藏以及有害微生物控制等基本微生物学实验技术原理和方法;了解微生物在现代发酵工业、食品工业、制药工业和环境工程等方面的应用现状和研究进展。能够关注学科研究中的热点问题,具备一定的科研思维和创新精神,提升学科素养。

4.遗传学(5学分,80学时)

遗传学课程主要学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遗传规律、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数量性状遗传、染色体畸变、基因突变、细胞质遗传、遗传与个体发育、群体遗传与进化、遗传学在实践中的应用等知识。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能够比较全面的、系统的认识生物遗传、变异的基本规律;牢固掌握遗传学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能初步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践中有关遗传学的一般问题;能够关注学科研究中的热点问题,具备一定的科研思维和创新精神,提升学科素养。

5.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4学分,64学时)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是研究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功能及代谢调控的科学,是连接生物学与化学的交叉学科,也是生命科学的核心基础课程。本课程通过分子水平解析生命现象的本质,探讨物质代谢、遗传信息传递、细胞信号转导等核心机制,旨在为学生掌握现代生命科学理论及实验技能奠定坚实基础,助力其在生命科学相关领域的发展。

6.生态学(4学分,64学时)

生态学课程主要学习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种群生态学的基本原理,群落和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生态系统的调节控制和生态平衡发展规律。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掌握生态学的基本概念、重要理论和应用领域,了解生态学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认识生物有机体与环境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统一体,树立正确的自然观。能够关注学科研究中的热点问题,具备一定的科研思维和创新精神,提升学科素养。

7.细胞生物学(4学分,64学时)

细胞生物学课程主要从显微水平、亚显微水平和分子水平三个层次认识细胞的结构、功能及生命活动,主要内容有细胞基本知识概要、细胞生物学研究方法、细胞质膜与细胞表面、物质的跨膜运输与信号传递、细胞质基质与内膜系统、细胞的能量转换核糖体-线粒体和叶绿体、细胞核与染色体、核糖体、细胞骨架、细胞增殖及其调控、细胞分化与基因调控、细胞的衰老与凋亡等。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掌握细胞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够应用所学的基本知识来分析和解释生命现象,理解细胞与生命活动的机理,如增殖、代谢、疾病、衰老等。能够关注学科研究中的热点问题,具备一定的科研思维和创新精神,提升学科素养

九、课程体系对毕业要求支撑一览表

4-1:课程体系对毕业要求支撑一览表(师范类)

课程

类别

课程名称

师德

规范

教育

情怀

学科

素养

教学

能力

班级

管理

综合

育人

学会

反思

沟通

合作

通识

必修课

思想道德与法治

H

M

H

M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M

H

M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M

M

H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M

H

M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M

M

H

形势与政策

M

H

M

大学英语

L

M

M

大学体育

L

M

L

军事理论

L

M

M

军事技能

L

M

M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

M

M

M

创新创业基础

M

M

M

M

大学生就业指导

M

M

M

大学计算机基础

M

M

L

人工智能基础

L

M

H

M

心理健康教育

L

M

H

H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

M

H

M

四史教育

H

M

艺术素养

M

H

L

学科基础课程

高等数学

H

M

M

M

线性代数

H

M

H

M

概率论

H

M

H

M

无机及分析化学

H

M

M

有机化学

H

M

M

M

大学物理学

H

M

M

M

专业

基础课

植物生理学

H

M

M

M

生物统计学

M

M

M

M

植物学野外实习

M

H

M

M

M

动物学野外实习

M

H

M

M

M

教育学原理*

M

M

H

M

普通心理学*

M

H

M

中学生物学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

M

M

H

M

M

中学生物学教学设计与实施*

M

H

M

M

M

信息化教学设计与应用*

M

M

H

M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研究*

H

M

M

H

普通话与教师口语*

H

M

M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与教育政策法规*

H

H

M

专业

核心课

植物学

H

H

M

M

M

动物学

H

H

M

M

M

微生物学

H

H

M

M

M

遗传学

H

H

M

M

M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H

H

M

M

M

生态学

H

H

M

M

M

细胞生物学

H

H

M

M

M

专业

选修课

人体解剖学

M

H

M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M

H

M

M

保护生物学

M

H

M

M

M

酶工程

M

H

M

M

M

基因工程

M

H

M

发育生物学

M

M

M

M

作物育种学

M

M

M

M

M

进化生物学

M

M

M

M

M

科技论文写作

M

M

M

M

M

生物信息学

M

M

M

M

M

中学综合实践活动*

M

M

H

M

M

教育研究方法*

H

M

M

M

M

教师专业发展*

H

M

M

M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M

M

M

H

M

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

M

H

M

M

综合素质*

M

M

M

M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M

M

M

H

M

书法*

M

H

M

教师技能训练*

M

M

M

H

M

综合

实践课

教育研习*

M

M

M

H

M

教育见习*

H

H

M

M

M

教育实习*

M

H

H

M

M

毕业设计

M

M

M

M

M

    注:H代表教学环节对毕业要求高支撑,M代表教学环节对毕业要求中支撑L代表教学环节对毕业要求支撑。

十、教学计划进程表


5:生物科学专业教学计划进程表

6:其他必修课程开课情况一览表

序号

其他必修课程课程名称

开课学院/部门

考核方式

开课学期

课程代码

1

入学教育

应用技术学院

考查

1

240541A42

2

劳动教育

学生处

考查

1-8

253840B50

3

国家安全教育

马克思主义学院

考查

1

240740A45

4

禁毒与预防艾滋病教育

共青团委员会

考查

2

243740C46

5

第二课堂

共青团委员会

考查

1-8

243740C47

6

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

应用技术学院

考查

1

240540A48

7

体质健康测试

体育与健康学院

考查

1-8

240640C49

8

经典阅读书目

应用技术学院

考查

1-8

250541C41

十一、经典阅读书目

7:生物科学专业经典阅读书目一览表

序号

名称

作者

出版社

版次

出版时间

1

科学的历程

吴国盛

北京大学出版社

4

20188

2

教育经典导读(中国卷)

周洪宇

华中科技大学

出版社

1

20133

3

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研究

林崇德

北京师范大学

出版社

1

20202

4

发展心理学——儿童与青少年

 

中国轻工业

出版社

9

20209

5

科学素养的基准

美国科学促进协会著,中国科协译

科学普及出版社

1

20011

6

以大概念理念进行科学教育

·哈伦著,

韦钰译

科学普及出版社

1

20163

7

希望之光——时代楷模张桂梅的故事

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

人民出版社

1

202012

8

瓦尔登湖+沙乡年鉴+寂静的春天(自然文学三部曲)

奥尔多·利奥波德等

中国文联出版社

1

20205

9

课堂创意管理实用技巧

董一菲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

20197

10

人类简史三部曲:人类简史+今日简史+未来简史

尤瓦尔·赫拉利

中信出版社

1

201811

11

我有一个梦想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张桂梅的故事

中共云南

省委宣传部编著

党建读物出版社

1

20211

十二、说明

(一)本次培养方案的执行对象

2025级生物科学专业开始执行。

(二)本次制定培养方案的负责人和参加人员

专业负责人:寇

教研室参加人员:厦国银、杨金兰、杨慧菊、肖志才、王  玲、余成华、张越艳等课程负责人

论证专家:张美玲(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朱万龙(云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杨桦(丽江市一中生物学科组长)。

 

版权所有:丽江师范学院 | 行政邮箱: ljszedu@163.com
校址: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新团片区存信路499号 | 邮编:674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