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学院院情简介

作者: 时间:2025-11-07 点击数:


生命科学学院开办有生物科学本科专业,小学科学教育、食品检验检测技术、园艺技术等3个专科专业,在校生共计1273人。现有专任师45人(其中,外聘兼任教师10人,银龄教师4人)。专兼职教师中有教授5人,副教授24人,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占专任教师的64.44%;博士5人,在读2人,硕士35人,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的88.88%;“双师型”教师占专任教师的58%。获“兴丽英才支持计划”1人,访问学者2人,校级专业带头人6人。

学院建有全国人文与生物多样性科普教育基地丽江高山植物标本馆、基础化学实验室、生物技术综合实验室、专业教学法实训室、教学技能实训室、组织培养实验室、微生物实验室、形态与解剖实验室、数码显微互动实验室、生物实践教学基地(玻璃温室大棚)、分析与检测实验室、食品加工实训室等35个校内实验实训室,面积7060.50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1708.38万元。

学院坚持“教、学、做”一体化,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丽江市实验学校、丽江市经济作物工作站、昆明虹之华园艺有限公司、南京喜之郎食品有限公司、杭州顶益食品有限公司等20余家行业企业合作,着力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技能型人才。

近年来,学院按照打造“滇西北生物多样性教育与研究高地”的品牌定位,积极开展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研究,依托丽江市生物多样性科普教育基地、丽江市滇西北野生植物资源保护与评价专家工作站、滇西北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丽江市生物多样性公益诉讼理论实践基地、丽江药用植物开发应用重点实验室、滇西北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丽江特色农产品开发与研究创新团队、滇西北特色生物资源开发研究团队、丽江高原湖泊生态环境研究团队等科研团队和平台基地,坚持科技创新,坚持产学研融合,强化科研育人,持续增强学院核心竞争力和区域创新服务水平,在生态文明与基础科学教育、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安全屏障、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等建设中不断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学院设有全国人文与生物多样性科普教育基地1个、市级科普教育基地1个、市级专家工作站1个、市级生物多样性公益诉讼理论实践基地1个。获教学成果奖国家级1项、省级1项、校级7项,主持省级及以上教学质量工程项目9项。目前编著《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丽江乡土树种植物图鉴》等著作,开设《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生态文明基础》的等课程,开展科研项目30余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44篇,其中,北大中文核心及SCI收录共计22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14项。

    学院紧密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坚持“教、学、做”一体化育人模式,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近三届毕业生去向落实率普遍保持在较高水平,其中2023届生物教育专业达到100%。专升本升学表现突出,如2022届生物教育与食品检验检测技术专业升学率均超95%,2023届生物教育专业更达99.2%,体现出扎实的学业基础与持续发展能力。学院依托34个设施完善的实验实训平台及20余家行业合作单位,强化学生实践技能与创新能力。近年来,学生在科研项目中参与度高,获多项专利与论文成果,部分毕业生继续深造,累计攻读硕士10余人、博士8人。

版权所有:丽江师范学院 | 行政邮箱: ljszedu@163.com
校址: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新团片区存信路499号 | 邮编:674199